2025-09-29 19:34
来源:城固县慈善协会
八月秦巴,青山如黛。陕西省城固县二里镇板桥村的河道上,一座崭新水泥桥横跨两岸,农用机动三轮车满载丰收果实欢快驶过。桥头“爱心桥”三个红漆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桥栏镌刻的“苏陕同心,携手共进”,静静诉说着这段跨越千里的山海情缘。
“有了这座桥,再也不用肩挑背扛!”41岁的刘思呈开着新购的三轮农用车,笑意满溢。他身后,山凹牛羊成群,山坡果树成林——这一切改变,都始于四年前那座连通两岸的“爱心桥”。如今,它不仅打破地理阻隔,更铺就了村民通往幸福生活的康庄道。
山河阻隔:一座小桥困住85名村民的致富梦
板桥村一组地处米仓山北麓低山地带,34户85名村民散居山河间。106亩农田被河道分割,村民曾长期依赖一座自建石拱桥通行——桥窄仅容单人过,背篓相向需侧身避让。因缺乏专业修建技术,这座年久失修的小桥,最终在一场暴雨中被洪水冲毁。
“那时候运输全靠肩挑背篓,饲料运不进,农产品运不出。”66岁的刘第富老人回忆往事,皱纹里满是艰辛。他清晰记得,交通不便让收购商望而却步,农作物只能低价抛售;儿子刘思呈在家难施拳脚,无奈外出打工,只留老人守着几亩薄田。
相似困境也困扰着沙河营镇袁家营村。三个相邻村庄靠一座上世纪60年代的简易预制板桥相连,桥面最窄处不足1米,护栏早已锈蚀断裂。车辆需绕行1公里多,安全隐患重重。村支书至今心有余悸:“有年雨季,一个孩子上学时不慎落水,幸好救得及时。”
桔园镇桔园村的村民,更是要绕行2公里才能抵达对面的桔园。“每到收获季,看着对面橘子熟了,却要绕远路去摘,好多橘子都烂在树上。”村民李大爷叹道,湑惠渠西干渠像一道天堑,阻断了村民的致富希望。
城固县地处秦巴山区,地形复杂、沟壑纵横,不少村庄因河流、渠沟阻隔,长期受交通难题困扰。虽已实现全县脱贫摘帽,但部分村组与产业园区间仍缺通行桥梁,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“拦路虎”。
爱心驰援:南通企业家的善举跨越千里
转机出现在2021年。南通开发区慈善总会积极响应苏陕协作号召,实地考察城固县乡村困境后,决定在企业家志愿者联盟发起“为陕西城固修建爱心便民桥”捐款活动。
倡议书一经发出,迅速在南通开发区企业家中掀起热潮,爱心暖流持续涌动——企业家们纷纷慷慨解囊,以多种方式传递对城固农村建设的深切关怀。
捐款倡议当晚便广泛传开:有人发起微信接龙在线认捐,似一场无声的爱心竞赛;有人连夜拨通慈善会电话,郑重报出捐款数额;更有心急的企业家驱车直奔慈善总会办公室,亲手将善款投入捐款箱。线上线下同步响应,拳拳爱心触手可及。
最令人动容的是,从活动启动到截止,仅三天时间,单微信接龙就募集近100万元善款。这笔资金迅速落地,一举解决12个行政村便民桥建设的资金难题。如此高效与热忱,连慈善总会工作人员都连连感叹“意想不到”。
“听说当地群众出行这么难,我们就觉得该做点什么。”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控股集团监事长朱大忠的话,道出了企业家们的心声。江苏芸裕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了解板桥村情况后,立即召开董事会专题研究。法人代表薛建军当场拍板:“企业规模虽不大,但帮同胞义不容辞。”会议一结束,公司执行董事蔡红便即刻安排财务筹集善款……
这场迅速温暖的行动,不仅建起了连通远方的桥,更架起了人心与人心之间最美的彩虹。
匠心筑桥:高标准严要求打造“放心工程”
资金到位后,“把桥建好”成为核心任务。南通开发区慈善总会与城固县慈善协会联合成立工作组,对建设各环节严格把关。
选材上,工作组坚持采用高标准水泥与钢筋。“造价虽会高些,但要对得起捐款人的爱心,更要对得起老百姓的期待。”项目负责人的话掷地有声。施工期间,南通开发区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多次赴现场查看进度、了解情况;当地村民也自发关注,主动协助施工方推进建设。
板桥村建桥时恰逢雨季,河水上涨给施工带来阻碍。为不耽误工期,施工队克服困难抢进度,村民们也自发组织起来搭把手。“南通的朋友远道而来帮我们,自己的事更要上心!”村民组长刘大哥的话,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。
袁家营村的新桥建设中,设计宽度从原计划的3米调整为4.5米。“考虑到未来发展需求,规划得适当超前些,才能更好满足长远使用。”技术指导工程师解释道。
旧貌新颜:便民桥畅通乡村振兴路
2021年9月,板桥村“爱心桥”竣工通车;12月16日,袁家营村新桥建成通行;桔园村7米长、4米宽的新桥也顺利完工……一座座新桥如彩虹般飞架乡村河道两岸。
这些桥虽规模不大,却彻底改写了当地群众的生活。板桥村的刘思呈听闻家乡建了新桥,当即返乡创业——不仅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,还办起牛羊养殖基地。“现在饲料能直接用农用车运到养殖场,牛羊出栏时商家也能上门收购,成本降了,利润涨了!”他算过一笔账:单运输费用,一年就能省2万多元。
袁家营村的新桥,由南通开发区控股集团捐资8万元建成,长6米、宽4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坚固耐用。通车当天,村民们舞狮敲锣喜迎新桥,72岁老党员李青山还自编打油诗抒怀:“退水小河一旧桥,桥板断裂成危桥,来了南通慈善会,捐建爱心惠民桥……不忘初心跟党走,饮水思源知恩报。”新桥让全村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,车辆通行无阻,该村也接连获评“先进基层党组织”“美丽乡村”。
桔园村的变化更是令人惊喜。江苏炜赋集团捐建的7米长、4米宽便民桥,不仅打通运输瓶颈、提升效率,还连通周边村落与湑水河观光带,为农旅融合、乡村振兴注入活力。“以前运输不便,只能眼睁睁看着橘子烂在树上;现在桥通了,客商直接到地里收,价格比以前高了不少!”桔农老王喜上眉梢。更让人欣喜的是,村里借此发展乡村旅游,每到采摘季,游客络绎不绝。
其他各村也因便民桥迎来新面貌。此前,这些村同样受河、渠阻隔,村民出行、学生上学常需涉水,安全隐患突出。爱心桥建成后,不仅实现安全通行,更串联起村内产业路,带动粮油作物与中药材种植发展,村民收入显著提升。
同心筑梦:慈善力量续写苏陕协作新篇章
自2017年起,南通开发区慈善总会组织爱心企业累计捐资455万元,先后在城固县建起24座爱心便民桥,解决8个镇15个村2.4万群众“出行难、运输难、上学难”问题,为当地脱贫致富与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。
更动人的是,桥梁建设架起了两地人民的情谊之桥。南通开发区的捐助者与受助村民建立长期联系,多批捐助者专程赴城固探望,亲眼见证“自己捐建的桥”给村民生活带来的改变。
2025年8月23日,南通开发区慈善总会一行再次赴城固县开展回访。看到一座座便民桥畅通无阻,听到村民们朴实的感谢,志愿者们倍感欣慰。
座谈会上,两地慈善组织就深化合作达成新共识。南通开发区慈善总会会长董克新表示:“将继续支持城固县设施建设,同时拓展产业帮扶、教育帮扶等新领域,推动‘输血’向‘造血’转变,助力当地群众持续增收致富。”
城固县慈善协会会长王葆存感慨:“这些桥连起的不只是道路,更是民心。它们见证了南通人民对城固人民的深情厚谊,彰显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。”如今,当地群众早已把“爱心桥”亲切称作“连心桥”——它连着江苏与陕西,连着长江与汉江,更连着两地人民的心。
行走在城固县的青山绿水间,一座座安全通畅的新桥,已成为一道道最美风景线。它们静静讲述着苏陕协作的动人故事,铺就乡村振兴的“幸福路”,也架起两地人民心灵相通的桥梁。
夕阳西下,崭新的便民爱心桥上,放学的孩子嬉笑奔跑,劳作的农民开着农用车满载而归。桥下流水潺潺,似在吟唱苏陕协作、山海同心的动人乐章。这桥,连着过去与未来,连着困顿与希望,更连着江苏与陕西两地人民携手共进、共创美好明天的坚定信念。
供稿/城固县慈善协会 编辑/薛芳 审核/崔光玉